不喜歡台北的步調;但是 台北的食物以及餐廳確是很誘人,實話。
一個人住進兔子早已安排好的飯店,摯友來尋 相約在飯店裡洗趟三溫暖,
袒裎相見(該黑的地方黑 該白的地方白)閒話家常 一派輕鬆。
晚間,飯店大廳哄哄鬧鬧;俺獨自用餐,選了二間 拿起二枚硬幣擲茭杯 獨中「魚道生」,哈哈!
「……林盡水源,便得一山。山有小口,彷彿若有光,便舍船,從口入。
初極狹,纔通人;復行數十步,豁然開朗。……」
山中小洞肯定是沒看見、船自然也沒有;復行數十步,豁然開朗 卻是真的;好不容易給俺找著了!
進了門,寬敞空間盡落眼底,鐵黑色為基調,燈光不強,有股幽靜感受;
服務人員趨前打招呼,卡布里台約莫做了6-7人早已開動,中間獨剩一張椅子,很有自信認為就是俺的啦,因為俺說要坐濟安師傅前面!
甚麼? 濟安師傅? 誰? 劉濟安,壽司師傅,之前在 野壽司服務過好長一段時日,
吃過他招待的菜式;如今他獨立創業「魚道生」,俺就這麼進了店門了……
打過招呼,濟安師傅說要幫我搞定今晚菜式,俺點點頭說好。
沒看見菜單,卻遞上來酒單,想想俺一人 叫瓶啤酒止止渴就夠了。
師傅抬起頭 問俺有甚麼東西不吃;俺快速回答:「沙拉、海膽、鮭魚卵、鮪魚大肚肉」,
坐在俺身旁那一家人若有所思地直看著俺,俺不理他們、不吃就是不吃。
師傅說:「肚肉與海膽不吃可以,但是今晚的鮭魚卵應該可以吃吃看…」
一邊拿起碗裡的鮭魚卵給俺看、一邊看著俺等待回答~~
俺腦袋瓜轉了轉說:「是生筋子嗎?」「是的話 就吃~」他笑著說:「是的!……」
(以下誇讚俺的話共有30餘字,為避免看倌嘔吐,俺直接刪去,獨留俺心中)
旁邊坐七八人的都是師傅的熟客,只有俺是生客,酒過三巡,眾人聊天、說菜,樂也!
終於上菜啦~今晚廢話特別多……
魚生:黃雞魚,脆口、咀嚼後混合唾液呈現微甜感受,香氣淡而慢,需細細品嘗。
前菜拼盤:味增秋葵、山藥鮮菇、石垣豆腐、涼拌蟹肉、滷香魚。
前菜之 石垣豆腐:以南瓜做成豆腐,豆腐中夾雜南瓜塊、狀似日式居家石塊圍牆而聞名,
稱「石垣豆腐」(取意其造型、可用其他食材替代南瓜);口感細膩、南瓜綿密,溫和的菜式。
前菜之 涼拌蟹肉:水煮蟹肉,以生切 吉利果 與 葡萄 作為調味,輕鬆大膽;
蟹肉但啖海鮮味,尤以葡萄肉質軟嫩、酸甜味相當搭配。
前菜之 滷香魚:低頭細細嘗完味道,抬頭竟看到師傅盯著我,問:「好吃嗎?」,
回說:「骨肉俱糜、鮮鹹、尾韻苦味,高雅的涼菜!」
俺問是否需要1-2天細細滷製而成,師傅點頭稱是!
魚生:金目鯛,輕輕微炙過魚肉,皮有油香、入口滑嫩、尾韻有甜味。
魚生:真鯛,點過酸桔汁,肉軟而細,果香夾帶絲絲酸味,咀嚼後發現甜味回甘,多重變化。
魚生:北寄貝,脆口、滑嫩、貝類獨有的碘味,肉甜舒爽,俺愛貝類的風華。
魚生:鮭魚卵(生筋子),其實不是俺喜歡生筋子,而是挑食吧,因為生筋子可看出師傅調製的功力。
師傅以柚子皮屑做引子,柚香清爽帶出生筋子脆口與極些微的咬勁,
爆口的甜汁充滿口腔;無盒裝鮭魚卵的金屬味道與異味。
生筋子一般以大串、顆粒大顆均勻肥美為上品;不過,今晚的生筋子未到上等貨
,顆粒大小、色澤都有所差別,是貨色關係或是選貨關係 俺不得而知!有點可惜!
(生筋子:從鮭魚腹部取出整串卵巢,也就是整串卵子,而且未經加工調味即販賣到壽司店,
非新鮮則無法如此。師傅則會依照個人方法調製生筋子風味)
魚生:滷水章魚,端出時還是熱騰騰的在竹蔞上冒煙哩,這道師傅講明 不是成功作品,純粹拿來試菜。
眾人皆等不及,只見師傅燙手的切,擺盤。每人都有獎,一人二塊,一塊原味,一塊加醬(星鰻的鹹甜醬汁);
原味嘗過 鹹味略重,把香甜味給帶走了,軟Q度適中;
加醬料的確比原味好吃,應該是醬料關係;
幸好是試菜(師傅原先不願給大家吃,這算是大家搞出來的活!),不然還真是失敗的作品~!
主菜:味增牛肉,以牛小排去骨去筋的肉為主,以白味增做調味主角,原先預期味增甜味會帶走牛肉甜味,
咀嚼後卻是二種甜味相乘而出,牛肉油香味在上、味增甜味在下,層次很妙!不過牛肉太少~太少。
這菜式缺點是蒜片都已老掉、軟掉,食之無味。多事的俺馬上舉手跟師傅反應,廚房小師傅該打屁股!
(接下來 就是重頭戲:壽司 上場)
小卷握壽司:很漂亮的刀工,舒服極了。入口後 醋飯酸味明顯、有黏性,
小卷軟Q黏牙,惟小卷甜味略低不明顯,有種被醋飯帶走的感受!
紅喉握壽司:炙過,滑口 油香味明顯,抑制醋飯的酸味,甜味高尚表現很好,芬芳有致。
石垣貝握壽司:俗稱「牛奶貝」,甜味豐富明顯,脆口帶軟,
沒有貝類明顯的碘味,不喜歡貝類的看倌可以試試看這道菜式!
秋刀魚握壽司:秋天新出,非常期待,光是刀工花紋也是看頭,以蔥末薑末做輔味,
秋刀魚特有的油香與酸味令俺極其喜愛,蔥薑馨香味可以調和秋刀重口味的芬芳
今晚秋刀溫潤油甜,令人驚豔,今晚第一!
海膽軍艦岩:唉~都說不要吃海膽了,師傅還做給俺,無奈,客人一多 記性就不好。
這應該是紫海膽,以滑香口感為主,無腥味,淡淡海潮味,清爽宜人;話說回來,還是不想吃。
秘密武器:以前師傅的「秘密武器」是以鮪魚、鰻魚、白蝦、蛋 為主,
均勻細切 做成軍艦岩,口感清晰、層次分別,味道各自獨立卻又融合相成。
今晚吃的 裡面還夾雜 些許貝類以及其他不知名的海鮮食材、吃的俺滿嘴無法分辨味道,
有點亂成一團,問了師傅 卻也無法明確說出到底有哪些食材入菜,原本的特色變成雜燴 無比可惜!
星鰻握壽司:上了二貫,一是原味(鹽味)、二是醬味。
原味加入柚子皮屑,可帶出魚肉鮮味,鬆軟中更顯輕盈可口,淡淡甜味;
醬味則以鹹醬汁鹹甜表現為主、柚香很好卻顯多餘,醬汁濃郁度仍不足,略顯輕薄。
小肌握壽司:看到這個眼睛都亮了,不起眼的菜式;有Q度、口味極重、醃漬後清爽帶酸可振奮疲乏的口舌、
敲擊味蕾,無過多腥味,吞嚥後有絲絲回甘甜味,柚子皮屑可調整過多的口味、拉抬層次,有特色。
松茸湯:以葡萄柚當湯皿,柴魚高湯為底,松茸與魚而成的湯品,鮮味撲鼻,
師傅建議可略為添加一旁的葡萄柚汁做調味,俺加了一匙,湯味轉化成鮮味中有果香味,新奇不單調!
(這時,已經約莫晚間8點30分了,老相機已經舉白旗,自動關機了,以下菜式無圖但有真相!)
甜品:芝麻豆腐,簡單卻無特色、忘記甚麼味道了!
(師傅看到甜品出來,嚇了一跳,原來他說今晚大家有興致 要繼續出菜!)
(吃到這裡師傅突然看著俺問道:「要不要來碗散壽司?」,俺摸摸肚子 直呼不行了,惹得鄰桌大叔狂笑!)
牛蒡壽司捲:取細段的牛蒡,熬煮入味、放涼。在細切多小段、以壽司捲方式呈現,
入口先軟後硬而脆,口感飽滿,牛蒡芬芳而甜,徐徐咀嚼、簡單卻是高雅。
漬鮪魚紅肉:將紅肉先行片好、置入一旁的店家製作的醬油槽內泡製約五分鐘,
再捏製成壽司,熟成度不賴,肉質紅而透明,無筋理,醃漬過的紅肉酸甜味平衡更佳、也多了鹹香味。
白蝦握壽司:師傅端出一整盤的已剝殼的小白蝦、長約2公分左右,問說大家要不要吃(這不是多問的嗎?)
師傅先取出半張紫蘇葉,將一坨白蝦置入葉子,再取壽司飯 輕輕捏製成型,
成品是下方基底是壽司飯、中間白蝦是食材主角、最上方包覆著紫蘇葉,品相優雅。
大口食入,醋飯與白蝦Q軟香甜 各有天地、紫蘇帶來的馨香確保口中濃郁中的均衡,表現度很讚。
今晚,愉悅! 獨 壽司店的表現有點起落,米飯蒸煮、醋飯平衡、醬汁濃厚、
以及師傅間的配合都可以感受到起伏不定,持續改進是必要過程,一貫貫壽司都要小心翼翼~
感受與想像有落差,是樂趣還是興趣?!
味自慢的路途是崎嶇而遙遠的……
不要問說要多少錢,看倌吃過花過才算數!
只能說,俺還想一探究竟人說的美學……
看看錶,九點多一些,已晚
結了帳、賓客漸去、獨留數人、起身向師傅以及整晚說笑的鄰客大叔打招呼;出了門,繼續當俺的路癡去……
店家資訊:
店名:魚道生 美學料理
電話:02-2702-4323
地址:台北市信義路四段199巷13號